专题简介专题简介专题简介专题简介
自2月底开始,国内豆粕价格就一直处于震荡下行的走势,目前已经跌至2592元/吨,为年内最新低值。年初豆粕成交均价为3164元/度,现阶段较年初下跌572元/吨,跌幅达18.07%。国内生猪均价自13周开始上涨,至22周涨至14.3元/千克(如右图所示),较13周11.89元/千克上涨2.41元/千克,涨幅为20.27%。
目前美国大豆开始播种,需要密切关注种植区的天气情况,一旦损及作物的天气出现,市场将会发生重大变化。国内方面,南美大豆将在下个月陆续集中到港,由于目前国内油厂大豆压榨利润较好,开机率将随着大豆到港逐步恢复。未来进入天气炒作频发阶段,预计天气整体良好,因利空因素早已明朗,未来短期内豆粕价格下跌空间不大,现阶段出现“涨不上来,跌不下去”的局面。
豆粕作为大豆作物的副产品,我国主要进口大量大豆进行价格压榨后得到豆粕。除美国外,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都是我国进口大豆的主要国家,因此我国豆粕市场与南美大豆的播种、生长及收割密切相关,该地区大豆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备受关注。本年度自南美产区大豆开始播种后,市场的炒作风波就一直没有消失过,下面将对本年度南美市场的一系列炒作话题进行分析。
2014年全球大豆产量增加,市场远期供给维持更加宽松状态,我国豆粕价格自2014年11月起就逐步呈现下跌走势。目前情况来看,国内豆粕期现货市场一直跟随美盘大豆保持震荡下行趋势,2015年豆粕市场将如何运行?下面从大豆物流运输、产区天气状况、大豆供应市场以及下游需求来分析2015年的豆粕市场。
当下,南美大豆播种已经接近尾声,产区天气情况正常,丰收预期稳固。CBOT大豆受美国大豆库存高企影响大幅下挫,连盘豆粕在CBOT大豆下跌及现货豆粕供需宽松影响下持续下滑。国内豆粕供应有较好的保障;元旦后生猪出栏加快,存栏量或继续下降,加上东南沿海出现的禽流感疫情使得国内饲料企业销售量缩减,各地企业备货意愿较弱,这些因素均将继续压制国内豆粕价格,使其疲弱运行。
3月的豆粕市场可谓冰火两重天。上半月情况可用“惨淡”两字形容,豆粕价格持续下跌,日成交量维持在3-5万吨附近。影响市场惨淡的主要因素便是养殖业的低迷,生猪价格持续下跌以及禽流感疫情的打击,多数养殖户对饲料需求持续下行,导致饲料厂禽料以及猪料销售下降近4成。低廉的豆粕价格也不能吸引饲料厂购买,油厂豆粕胀库被迫停机,亏损更是严重。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特别是13年下半年至今,往日名不见经传的基差定价模式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如火如荼地走进了广大代理商和饲料厂的视野。从大豆压榨行业发展历程看,无论是身为大豆压榨企业的卖家,还是身为贸易商或饲料厂的买家,都有推广豆粕基差定价的现实需求。因此,基差定价在未来必然会经历蓬勃发展的进程。本专题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豆粕的基差定价。
目前情况来看,国内豆粕现货市场一直保持震荡下行趋势,但期货市场在12月以来一直保持高位震荡走势,造成市场“期强现弱”格局。2014年豆粕市场如何运行?本期专题,梧桐从巴西物流、天气炒作、大豆供应以及下游需求来分析2014年的豆粕市场。
国庆节后国内豆粕市场震荡下滑,在其带领下,棉菜粕一改前期强劲上涨走势,价格随之下行。据梧桐了解到,豆粕方面看空气氛较浓,油厂基差销售为主;尽管现货供应紧张,饲料采购方依旧谨慎采购,购销清淡。而棉菜粕方面,水产需求清淡,采购棉菜粕动力不足;油厂调低价格销售依旧不减起色。本期专题,梧桐将分析近期粕类的”跌跌不休”行情的原因;此外临近采购高峰,粕类的真假好坏也是饲料厂比较头疼的问题,梧桐也将分享一些如何辨别粕类的方法。
国庆节后豆粕市场走势呈现先扬后抑格局,目前豆粕价格震荡下行为主。利空的基本面影响、供应的逐渐增加、需求面的平淡等多重因素如“达摩利克之剑”悬在豆粕头上,导致看空气氛较浓。本期专题梧桐将深入分析豆粕头上的“达摩利斯之剑”。
节前豆粕市场呈现高位运行状态实属正常,主要由于需求市场提振。不少业内人士预测节后的豆粕市场或将出现回调,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豆粕期现市场接连走高。连盘豆粕已经脱离美豆运行轨道,在现货供应紧张价格高涨的带动下,屡创年内新高。俗话说得好“劫后余生”,豆粕市场给我们来了一个“节后于升”。本期专题梧桐将为大家透析豆粕市场的“节后于升”的原因。
近期豆粕市场唱起了“天气”歌,美豆主产区天气的担忧是提振豆粕上行的主要因素。8月以来连盘豆粕1401合约涨幅超过16%;现货价格在油厂挺粕心态强势支撑下涨至4300元/吨附近,涨幅较月初达14%。从历史角度来看,去年的天气干旱炒作是在7月,而今年却是时值入秋的8月中下旬开始,可见今年8-9月的豆粕市场可谓是“多事之秋”。面对如此强势的市场,豆粕期现市场表现如何?豆粕购销双方如何对待呢?
美国作物天气炒作影响市场,但其存在不稳定性,因此对国内外豆类市场形成震荡影响。就目前的国内豆粕市场而言,其走势依旧较为坚挺,诸多有利因素支撑市场。不过市场后市依旧难言乐观,港口大豆库存以及油厂库存均在攀升,供应面宽松打压其价格走势。总之,近期的豆粕市场走势依旧震荡为主。
2013年豆粕市场炒作风波不断,年初开始巴西物流、禽流感、库存偏低等因素影响市场大环境,关键词依旧围绕库存、炒作等话题展开。近期美国干旱天气炒作热情再现,前期看空的豆粕市场又一次让人们“大跌眼镜”。下面作者将针对上半年影响豆粕市场的炒作话题进行分析。
今年国内豆粕价格表现强劲,由年初便展开震荡上涨行情。5月开始看空气氛围绕市场,但豆粕价格并未如预期那样下滑,反而涨势强劲。随着6-7月 大豆到港量的激增,豆粕或将展开大跌行情。面对豆粕市场的大跌大涨,豆粕采购者是否依旧维持谨慎态度?据梧桐了解,5月开始市场预测价格下跌,采购方补充 库存较少;随着价格的强势上涨,饲料厂怨声载道,后悔当初未在地价时期购买豆粕;显而易见,“买涨不买跌”的采购原则依旧主导市场。可见豆粕日常采购策略 十分重要,下面梧桐特约正邦采购黄永前先生来给大家分享一下豆粕日常采购策略的心得以及经验总结。
近期在港口大豆库存见底,油厂开机普遍低下,豆粕库存持续减少的背景下,国内豆粕市场涨势较为强劲。此外,美豆现货紧张炒作不知,外盘的高涨同样刺激豆粕现货。多重利多支撑,豆粕狂欢不止。不少人认为这是落幕前的狂欢,随着5月底(或6月初)进口大豆的集中到港,市场供应紧张局面将得较大的改变,外加下游饲用需求的实质性转好则还需时日,豆粕下探的概率逐渐加大。也有人认为此番狂欢或将持续到6月上旬,巴西港口装运工人罢工、阿根廷农户惜售会成为中国补充原料的重要隐患,大豆或将推迟到港;即便大豆集中到港时间在5月底,但由于目前主要港口大豆库存已降至375万吨左右,后期大豆进到港量不会迅速增加,因此短期内仍旧很难缓解供应紧张局面。两种说法您更倾向于哪边?下面梧桐将针对这两种说法进行深入分析。
春节后巴西港口装运问题成为豆类价格变化的标杆。2013年巴西大豆丰产的传闻不绝于耳,既然是丰产,供应充足就会导致副产品豆粕、豆油的价格下跌,那么巴西大豆丰产到底能不能成功拉下已经维持一年4000元/吨的高价豆粕呢?能,何时?这是国内外贸易商、饲料厂及养殖户近月最常探讨的问题,下面请看本专题对巴西情况的详细解读。
经过2012年的洗礼,2013年开年豆粕价格依旧大涨100元/吨,再度升至4000元/吨高位,依然是农产品领头军的位置。那么长达10个月的“黄金豆粕”何时回归平民?这是油厂、饲料厂、养殖户都关心的问题,在此专题中我们进行了讨论。
2008年6月份在美国主产区大洪灾的炒作下,我国豆粕价格继续攀升至4800元/吨后回落,但再没有低于过2800元/吨;经过2009至2011三年的长期宽幅震荡;2012年拉妮娜现象使美国遭遇56年以来最严重干旱,炒作大豆减产使豆粕价格再次上冲接近于2008年高点4770元/吨后下滑至3600元/吨,11月底豆粕再次反弹,明年豆粕走势又会如何呢?下面我们先来整体回顾下今年的走势吧。
10月是一年中的黄金的月份,它既是美豆的收获期也是南美豆的播种期,从10-11月大概能预估出今年和明年全球大豆供应的基本情况,那么今年的大豆减产是否能影响到明年的供应呢?在经济道路不平稳的年代豆类经济是否还会像前几年一样飞速发展?让我们在本期专题中大概了解一下吧。
豆粕价格的狂飙,让与之相关的下游企业都跟着紧张起来,饲料企业、养猪企业、养鸡企业、水产企业等都卷入其中。市场上最明显的反映是,猪肉和鸡蛋价格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涨价,且涨幅不可小觑。
8月国内外豆类再创新高,下游饲企苦叫连连,如此下去明后年豆粕是否将踏入低谷?在国外大豆快要接近收割和国内养殖即将进入补栏时期,天气炒作告罄,焦点开始转向下游需求,未来美豆价格能否延续上涨、国内豆粕价格能否高位坐实,都取决于需求变化。后期重点关注美豆出口需求、中国采购动态及国内养殖补栏情况。
豆粕,每到奥运年就发力上攻。08年豆粕创下高位记录。今年亦是如此。从6月中旬开始炒作天气和美豆产量。进入7月的豆粕市场上演冰火两重天走势,上半月,期价大幅飙升,美豆市场各合约及连豆粕持仓量均创下历史高点,7月23日成为转折点,期价高台跳水。此番行情的大起大落,天气和基金成为主要推手。5、6月份我国大豆到港量较大,目前国内大豆库存在650万吨左右,原料供应宽松。但后期大豆进口急剧减少,且目前国内工厂开工率偏高,8月后大豆供应或将趋紧。基于此,目前国内工厂挺价意愿较强;在国内大豆原料供应将日趋紧张的同时人们似乎都忽略了下游需求疲软这一回事,虽然目前生猪存栏量尚可但盈利微薄养殖户惜售,饲料价格不断攀高,使下游行情出现恶性循环,如此下去势必会影响明年或者未来2-3年的行情。。。
简介:梧桐 负责豆粕频道报价收集、行情分析、专题制作。豆粕以行情分析为主,结合期货、现货、国内外经济政策与下游消费需求。从整体关注豆类产业链,再细化至豆粕的行情预测,提供采购建议。